了解瓷器种类及其特点
瓷器的种类主要有 青瓷、白瓷、黑瓷、彩瓷和颜色釉瓷。
1、青瓷:
中国陶瓷烧制工艺的珍品,作为一种表面施有青色釉的瓷器。青瓷色调的形成,主要是胎釉中含有-定量的氧化铁,在还原焰气氛中焙烧所致。但有些青瓷因含铁不纯,还原气氛不充足,色调便呈现黄色或黄褐色。青瓷以瓷质细腻,线条明快流畅、造型端庄浑朴、色泽纯洁而斑斓著称于世。早在商周时期就出现了原始青瓷,历经春秋战国时期的发展,到东汉有了重大突破。三国两晋南北朝后,南方和北方所烧青瓷开始各具特色。发展到宋代时最著名的是龙泉窑。
2、白瓷:
中国传统瓷器的一种,由于含铁量低而形成透明釉,其特点是瓷器釉色为白色,表面光洁,质地细腻。白瓷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北朝晚期,经过隋朝的飞速发展,到唐朝已达到鼎盛阶段,衰落于唐末五代时期。邢窑是中国最早的自瓷窑址,被称为“中华白瓷鼻祖”。邢窑白瓷分为粗白瓷和细白瓷,其精美细白的质地和精美的造型广受人们喜爱,被作为贡品进献宫廷,还远销海内外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白瓷的出现和发展,打破了自商代以来青瓷一统天下的局面,形成了南方以浙江慈溪越察为代表的青瓷和北方以河北内丘邢窑为代表的白瓷并驾齐驱、平分秋色的格局,形成了中国陶瓷史上“南青北白”的局面。
3、黑瓷:
黑瓷是一项古老的制瓷工艺,主要在施黑色高温釉的瓷器。它在青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制作时增加铁的含里。
黑瓷大约出现在东汉时期,到了唐代,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北宋时期,黑瓷种类丰富,有免毫、鹧鸪、油滴等窑变品种,还有黑定、漆黑等类似建盏的品种。南宋时期,黑瓷品种开始丰富,出现了乌金、建盖等品种。元代时期,黑瓷发展达到顶峰,出现了一批批经典的黑瓷作品。明代时期,黑瓷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著名的有建窑和德清窑。
4、彩瓷:
是汉代瓷器的传统名瓷之一,它是在器物表面中加以彩绘的瓷器。彩瓷主要分为两大类,包括釉下彩瓷和釉上彩瓷。釉下彩始于三国时期东吴釉下彩绘瓷,而唐代有唐青花,以及长沙窑等釉下彩绘瓷。另外,明清时期开始出现釉上彩(粉彩),这也是彩瓷发展的盛期,以景德镇窑的成就最为突出。
5、颜色釉瓷:以铁、铜、钴等金属氧化物为着色剂经过高温烧制后呈现出不同色泽的瓷器。